我想親自設計Corny Ketchy去鼓勵其他人
Sophie, 9,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
「等我親手拿著Corny Ketchy的一天,我會為自己感到自豪!」
九歲的韋晴去年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—香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兒童癌症。她在化療期間受到藥物的副作用影響,心情低落、食慾大增,但偏偏很多想吃的食物都不能吃,包括她最愛的炸熱狗。熱愛繪畫的韋晴靈機一觸,在治療期間創作出炸熱狗公仔Corny Ketchy,希望鼓勵其他人,包括和她一樣經歷重病的小朋友,積極對抗疾病。韋晴在願望成真基金的協助下實現願望,將Corny Ketchy製成可愛的公仔。
願望成真基金將其中一批公仔捐贈予香港兒童醫院,院方將轉送給合適的病童。基金特別安排韋晴在願望日來到醫院,與曾經照顧自己的血液及腫瘤科醫護人員分享願望成真的喜悅、介紹Corny Ketchy的創作理念,以及她從患病到實現願望的心路歷程。韋晴說:「這個願望足足歷時一年時間去設計和生產,從確診後一直陪伴著我,讓喜愛繪畫的我在醫院沒那麼悶。」她又說:「雖然患上白血病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,可幸的是,我在患病期間得到很多人的支持,包括醫生悉心的治療、父母的愛與陪伴、校長、老師和同學的鼓勵。我希望將這份力量傳遞給其他病童,鼓勵他們永不放棄。這個玩具是很多人努力的成果。當中,我最想多謝的是願望成真基金。沒有他們的支持,這個願望不可能成真!」
韋晴的媽媽感謝願望成真基金為女兒實現願望,讓她在艱苦的治療中找到精神寄託,得以從治療中分神,把專注力放在願望上。她說:「起初,我擔心韋晴在治療期間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兼顧繪畫創作的願望,但後來看著她在病床中拿著畫筆,左一筆右一筆,慢慢將想像中的Corny Ketchy公仔繪畫出來,臉上流露著滿足的笑容,後來還一直跟進Corny Ketchy的製作進度,非常期待她的作品面世。直到願望團隊把第一隻Corny Ketchy樣板交給韋晴,她便一直把它帶在身邊,到醫院覆診時亦不忘向醫生介紹她的得意之作。這個願望不經不覺間成為她抗病的動力來源。」韋晴的媽媽更對女兒許下這個無私的願望而感到驕傲。
願望成真基金董事會成員李珮華醫生說:「我們在韋晴身上看見願望如何為病童帶來改變。身為醫生,我親眼見證病童在實現願望前後的轉變,就像韋晴一樣,今天願望成真的樣子跟臥病在床的她判若兩人,甚至將這份正能量傳遞給醫院的病童和醫護人員。這個願望亦鼓勵了整個家庭,讓他們更有信心對抗疾病,並在實現願望的過程中重拾自主。」
Corny Ketchy公仔內藏韋晴設計的小巧思。除了香腸配件能分拆出來之外,她還特別設計數款眼睛配件,包括開心、傷心和憤怒,讓接受治療中的病童能透過轉換眼睛配件,向父母或照顧者表達自己的情緒。韋晴希望當病童經歷藥物的副作用,感到肚子餓、心情低落時可以抱著公仔舒緩壓力。
另外,韋晴亦將Corny Ketchy公仔捐贈給她就讀的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,以感謝校長、老師和同學們在她患病期間給予無限的支持。
鳴謝:香港兒童醫院、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